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

【遊記2012】杜拜(二)‧ 杜拜的一段「情」



筆者不算話很多之人,但遇上一些陌生人反而聊得更多,因為我有興趣別人的生命。

我就是自己生命中的主角,但無論人生活得多精彩,也倒不可能以一個人的身份去飾演所有角色。就算是人格分裂,世界紀錄最多都是在一人身上發生24種多重人格。了解別人的生命,又何須如此極端?

我喜歡一個人私奔,某程度上是因為我喜歡跟陌生人聊天。一個女孩子遊走,特別容易引起別人的目光,旁人會很自然地跟你說起話來。和當地人閒談,可以令我了解自己踏足的地方,和遊客聊天,更可以令我認識多一個世界。別人的生命,就是擴闊自己眼界的故事。

在杜拜和馬爾他的旅途上,我已計不到,記不起有多少陌路人曾經跟我說過他們的故事,實在太多了。

印象深刻一點的,可能是在杜拜的一段「情」。我們認識於沙漠,那個男孩子來自巴西。

「嘩!妳又搞異地情?」冤.......柱........啊......

自25歲那段令我「脫胎換骨」的情(我不會說是「愛」情,時間雖長,但抽離以後,我打從心底覺得我跟他並沒有「愛」過。),往後出現的所有都是異地情。外國人也好,中國人也好,都要搭飛機見。

異地情給予雙方的自由度很大,那是我一直追求的東西。女性朋友總會問:「妳不擔心他會出軌嗎?」老實說,我見識太多出軌的例子,那些主角不是就生活在同一天空下嗎?出軌與否是一種心態,與地域無關。筆者是女人,明白女人是天生他媽的麻煩,吃又擔心肥,曬又擔心黑。我不理解為何女人總是要事事擔心,特別是擔心男人出軌。結了婚的女人,我還可以理解。但「男未婚,女未嫁」的,天啊......大家機會不是均等的嗎?

當然,愛情是一種哲學,不是數學公式。但為何女人總是要擔心對方出軌,而從來不會想最終變的可能是自己?

坦言,那天我沒有向巴西男孩提及自己的status,似乎沒有這樣的必要,因為我肯定自己不會愛上他。而更重要的是保持「單身」就可以滿足自己「為何他會喜歡我?」的好奇。是的,我對於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,實在有一份好奇。




那天晚上,他是多麼認真的在Dubai Fountain旁向我示愛。可惜的是,他的對象是筆者,我一點感動都沒有。第一.我想象不到一個男人只是認識自己一天,可以有多喜歡自己。第二.外國人是天生情感誇張的動物,筆者不否定一見鍾情,但過份「真摯」的示愛,反而就over了。第三......



停!停!停!一句到尾「就係巴西男唔靚仔囉!」

呀.......我是這麼膚淺的嗎?

不過,老實說,如果各下對這些旅途上的「異地戀」有興趣的話,筆者實在大力主張妳「以貌取人」。那理往後有沒有開花結果,「靚」的東西總叫人留下美好回憶,他日拿出來向姊姐們「曬命」也相當「過隱」。反之,不「以貌取人」,而萬一妳又誤信「花言巧語」的話,那就恨錯難返了。

那天,巴西男是多麼的「愛」我,他的「愛」,持續程度就是3個e-mails......

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

【遊記2012】瑞士(一) ‧ 語言尷尬

在瑞士公司工作,當然要到瑞士走一走。首先一提的是,瑞士聯邦(德語: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;法語:Confédération suisse;意大利語:Confederazione Svizzera;羅曼什語:Confederaziun svizra;正式稱呼採用拉丁語:Confœderatio Helvetica,因此瑞士的ISO 3166雙拉丁字母國家代號是「CH」)通稱瑞士(德語:Schweiz;法語:Suisse;意大利語:Svizzera;羅曼什語:Svizra),為西歐國家之一,劃分為26個州。(此段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)

或許,很多人都不知道瑞士的ISO 3166雙拉丁字母國家代號, Hong Kong 代號是「HK」, Switzerland 的代號採用拉丁語Confœderatio Helvetica「CH」。嗯.....的確不容易啊!

瑞士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融多種文化為一體的國家。它有四大國語,分別是:德語、法語、義大利語和羅曼什語。幾乎所有的瑞士人都能說2、3種語言,而且每一種都非常流利。


語言是人與人的溝通工具,方便世界,但同時也可以令妳相當尷尬。 

在瑞士總公司跟男孩們到公司coffee corner coffee break,筆者喜歡咖啡,每到一個國家都想到咖啡店走走,看看它們咖啡店的樣子。於是我問他們哪裡有coffee shop?那班壞蛋即時笑了......原來在荷蘭,coffee shop是當地政府允許有執照的商人販賣大麻、以及讓民眾合法抽大麻的地方,他們說我是壞女孩,要找毒品。在歐洲一般我們所認知賣咖啡的咖啡廳,是cafe/ coffee bar。

和這班歐洲男孩玩語言與文字遊戲的確是笑料百出,我叫他們個估一下「凹」「凸」這兩知中文字究竟代表什麼?答案是:「Sexy thing for sure. Asian girls are definitely naughty.」

同時,歐洲人亦對我們廣東話的「啦」,「喇」,「喎」等沒有意思的助語詞很感興趣。瑞士人語言能力強,一般都能說2、3種語言,但中文不是如其他歐洲文字一樣由字母組成,入門絕不容易。

中文,博大精深,是一種很有特色而且難以精通的語言。

筆者雖然多方面崇洋,但對文學,文字始終心繫中國文化。

學好中文,學好廣東話。外語是重要,但只是中文才可以令我們驕傲啊!





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

【遊記2012】杜拜 (一) ‧ 最美麗的意外

杜拜,是訂機票過程中的一個意外,意外地發現停留轉機,機票反而平了, 於是提早三天開始遊走大世界。

過往從沒有想過到杜拜旅遊。昂貴的帆船酒店早已把我心目中的杜拜定格為遙不可及的地方。偶爾發現原來杜拜一般的酒店價格相宜,而消費也跟香港無異。直飛杜拜的機票,老實說是不便宜,但若是到歐洲,停留轉機的話,實在不可以錯過stopover杜拜。

杜拜在政策開放下,運用大量外資和外勞從不間斷地建設又建設,由一個沙漠變成綠洲。今天的杜拜已成為中東商業樞紐、旅遊勝地、移民天堂,甚至可說是地球上的奇蹟。

杜拜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人口最多的酋長國,從面積上計算是繼阿布扎比之後第二大酋長國,杜拜與其他阿聯酋的酋長國的不同處在於石油只佔GDP的6%。杜拜大興土木的原因其中之一是杜拜致力使經濟多元化。杜拜政府不想倚重石油存量,所以發展商業及刺激公司活動。旅遊業也隨着杜拜樂園及其他主題公園、度假勝地、體育場地的建造而急速發展。(此段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)

無可否認,杜拜是用錢堆砌出來的一國家。不過,有錢,還要有taste!杜拜的建築設計,氣勢磅礡、冠冕堂皇,成功吸引世界目光。作為遊客,你可以令我留下深刻印象、你可以令我有重遊的計劃,你就贏了,我懶理你是用什麼堆出來。

我,竟然愛上了一個中東國家。

杜拜,讓我見識到世界上其中一個最整齊、最清潔、最安全的國家。
















而杜拜沙漠的驚艷,日落、晚霞、月亮,就成就了我人生其中一個最美麗的意外。

【遊記2012】馬爾他 (二) ‧ 兔肉餐 (fenek)

有說沒有嘗過兔肉(fenek)就等如沒有來過Malta(馬爾他)。

在馬爾他的第一餐付費晚餐@Gozitan。以一個歐洲國家來說,馬爾他的食物水平與價格合理程度,實在令筆者嘩然。一個完美正宗的兔肉(fenek)餐,都是大約HKD$160。筆者雖然嬌生慣養,喜歡享受式的遊走多於體驗性旅遊,但無可否認每次歐遊,看到那些跟港幣標價一樣的price tag (請將標價x10=Euro實際價錢),我就會有一股寧願餓死,都不會買你來吃的唸頭。當然,最後我倒不會讓自己不明不白地死於異鄉,那就唯有吃得簡單一些,甚至一餐分兩餐,過著餓不死也吃不飽的歐洲生活。

「妳何時學會哪樣節儉啊?」筆者自問對金錢管理能力極低,如果不是有個管理達人爸爸,我肯定自己會比鍾鎮濤先生更早申請破產。不過,貴不貴與值不值得,從來都沒有抵觸。貴,我覺得值得,花得起的多貴我都買。但你叫我HKD$120吃一個Mc Donald's Big Mac 餐.....天啊....你叫我怎樣嚥得下?

言歸正傳,吃兔肉的感覺與雞肉無異,只是味道較雞肉羶一點。但對於筆者來說,兔肉始終是陌生的食物,吃時都有一點心寒。我不期然問馬爾他人,為什麼他們會忍心吃樣子那麼可愛的兔子?他們沒有直接回答,反而反問我:「為什麼中國人會吃蛇?感覺好恐佈!」

我笑了一笑,沒有回答。或許,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沒有合理解釋的,研究下去,引申出的問題就是「為什麼你是歐洲人,我是亞洲人?」再引申下去,就是哲學問題「為什麼我們是人?為什麼不是兔子吃人,而是人吃兔子?」

一笑,就可以令世界變得簡單一點。多好!

是晚晚餐,重點不在於我第一次品嘗兔肉、不在於兔肉的味道好不好,而是餐廳老闆給我的熱情款待。我點了一份Main Course Rabbit Stew加一杯 Ginger Ale,但首先放在桌上的不是我點的東西,而是老闆特別送給我的Starter。

我很喜歡一個人遊走世界的感覺,喜歡的程度用不了文字形容。我愛三五知己旅行,享受三五知己的熱鬧;我也愛兩口子旅行,陶醉兩口子的激情;然而,我更愛一個人私奔,感受路途中每位過客給我的浪漫。

十時零一分,晚餐以一杯完美的espresso作結。

離開餐廳時,我再次很滿足的.....

笑了一笑。

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

【遊記2012】馬爾他 (一) ‧ 我愛‧就愛

生命充滿偶然充滿巧合。一個偶然走到了Malta(馬爾他)

Malta(馬爾他),面積僅居世界184位的地中海小國,位於南歐。對很多香港人來說,可能有點陌生,老實說,筆者也只不過是誤打誤撞到了馬爾他。筆者天生任性,喜歡做便做,突發性遊走是強項,是次就用了九天安排了接近一個月的行程。但跟過往遊走不一樣的是,我在坊間竟然找不到馬爾他的中文旅遊書。香港,一個資本主義城市,在成本效益的大前題下,我對於沒有人願意寫一本關於馬爾他的旅遊書不感到出奇。

沒有旅遊書,走到一個陌生的地方,似乎又是另一種挑戰。我喜歡。

也因為沒有旅遊書的關係,我反而可以完全擺脫旅遊書的框架,從另一個角度去認識馬爾他。

馬爾他遊走期間,正值香港反國民教育示威遊行。除了杜之行,馬爾他的歴史同樣給了我很大的反思空間。

1802年,Peace of Amiens決定馬爾他須歸還聖約翰騎士團,但馬爾他人反對而主張接受英國保護,並於1814年的巴黎條約中,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。1936年,英語亦正式取代意大利語成為馬爾語以外第二官方語言。

除了語言外,馬爾他那份「老英國」氣息加上英國的遺跡舊風,亦令我曾在英國殖民地成長的中國人輕易融合這個社會。香港的殖民地時代,英國人為自身利益把香港這一個小漁港管理得在國際上大放異彩,那些年英國人當然也曾暗地裡為香港人「洗腦」,但普遍香港人並沒有對英國反感,反而心存感激英國為香港帶來的利益。英國沒有打正旗號灌輸「國民教育」。然而,殖民結束了15年,此時此刻,英國的事物仍讓我備感親切。

還是一句:愛國,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,人民欣賞妳,就自然會愛妳。不論時間多久,距離多遠。

愛是一種感覺,不是一種教育。

我愛,就愛。

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

【隨筆】我愛,就愛。

每個國家政府都會推行「國民教育」,然而我覺得所謂成功的「國民教育」是需要那一種「神不知、鬼不覺」、似有若無,教了好像沒有教過,但實際上政府又確實是做了事的感覺。在杜拜三天,和當地人閒談間,不難發現他們對自己政府的欣賞之情。杜拜人的自律、優良的公民意識,以及對國家、政府那份發自內心的感情,給了我很大的反思空間。愛國,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,人民欣賞妳,就自然會愛妳。愛是一種感覺,不是一種教育。我愛,就愛。

2012年7月22日 星期日

【隨筆】我永遠是我





22歲:一個背包,一台單反,一張單程機票和一顆說走就走勇敢的心,一趟讓我思考的旅行。獨立,從一個人旅行開始。

24歲:一枝筆,一個寫作比賽,一個突如其來,一趟完美的旅行。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,見識最重要,你見的多了,自然就會視野寬廣,心胸豁達,女性的一些弱點便會淡化,優點便會突出了。

25歲:小智慧,大勇氣,遊走歐洲,弄一些網上小生意。或許我們真的需要一些勇氣,為一些突然蹦出的念頭而嘗試一下。也許,它會帶給你驚喜。


26歲:突然不想工作,突然又想獨自旅行,旅行最大的好處,不是能見到多少人、見過多美的風景,而是走著走著,在一個際遇下,突然重新認識了自己。

27歲:一年九次飛行紀錄,一座城市令你念念不忘,大抵是因為,那裡有你深愛的人和一去不返的青春。

28歲:首半年..................工作,返學,工作,返學,為何生活可以變得如此營營役役? 一個久遺了的朋友說我少了一點衝動,多了一點成熟,平靜。是褒的,但我反而怕了,因為我實在需要衝動帶給我的突如其來。

歲月會在不知不覺間磨掉人的棱角,歲月會帶走人的青春與動力。但願28歲的後半年,我會重回衝動的軌道......

半年後,仍可說一句:我永遠是我。


2012年2月26日 星期日

【遊記2011】德國 魯斯特‧謝謝你的手


筆者有一個怪癖,我很在意男人的那對手,在意得認為「手靚」比「樣靚」更重要。

那天,走上德國.魯斯特歐洲主題公園(Europa Park)內的機動遊戲--銀星過山車(Silver Star),那高73公尺,最高時速達130公里,全歐洲最高和最大的過山車。坐在車上,等待開車的那一刻,筆者心裡一寒。我不怕玩機動遊戲,但只要你親眼看到Silver Star那條垂直的路軌、聽到你還未進入主題公園時在Silver Star上玩家的驚叫聲,你那股「大無畏、不怕死」精神,就會瞬間熄滅。

奇怪的是,那一刻的我沒有想過跳車,只是一直尋找坐在身邊的他的那隻手。我似乎相信那隻手多於車上的保護裝置。

那雙手,在高速與離心力間,保護著我。
那雙手,在那清晨的火車站上,擦過我的眼淚。
那雙手,在我失意時擁抱著我,給我支持。

Silver Star是筆者畢生玩過最刺激、最嚇破膽的機動遊戲。

謝謝你的手。

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

【遊記2012】貝桑松/ 澳門 ‧超級酒店迷 Grand Hyatt Macau




我是一個超級酒店迷。

「住酒店可以一走了之,可以留下殘局,可以不負責任而不用擔心被雷劈,是一種從道德枷鎖中釋放出來的『精神排毒』。 『過客』是一個令人妒忌的身份。要走的時候,實在沒有必要帶走什麼。現在你該明白,為何我一住酒店就如此興奮。」-王迪詩

除了王迪詩那一個「以她手寫我心」的原因以外,筆者從不否認自己為人甚懶,「旅行的意義」在我廿五歲那一年開始,已經由大無畏闖盪、認為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」,歷練人生,變成今天的懶人心態 -「我是來度假,不是來旅遊」。

在香港那急速得令人喘不過氣的生活節奏,已經叫人疲憊不堪。流浪闖盪型旅行需要極大意志與體力,那些年,一個女孩子拖著旅季廂遊走歐洲、瞓機場的情境,相信今生不會再復見。那青春的標記,早已隨著年紀而流走。

當「旅行的意義」轉化為度假、享受人生,星級酒店當然是不可劃缺的一環。

受生活水平及物價的影響,就服務水平和價錢的合理性而言,亞洲大部份地區的酒店都可謂冠絕全球。 外國的酒店總是又殘又貴。從那一年在英國.列斯,那一間我一進入房間就覺得有鬼、床上有貓毛,最後立即離開的酒店;到今年在法國.貝桑松,那張不夠長容納你雙腳的酒店床、那一間你把旅季廂放下後,不夠位打開的四/ 五星級酒店房間,你就知道歐洲的酒店多麼叫人難受。

在法國.貝桑松,同伴是我在工作上認識的一個歐洲男孩。他在香港business trip期間,我帶過他到澳門看《水舞間》,而他當晚入住的是澳門其中一間首屈一指的酒店- Grand Hyatt Macau。

那次澳門之旅,一方面因為這男孩自遠方來,另一方面是另一位同遊朋友的生日,所以開支由筆者全數負責。當時,這個歐洲男孩跟我說:「This is the best hotel in his life」,聽來有點誇張。他問我價錢,我沒有告訴他。他於是告訴我在歐洲的同等酒店可能要HKD5000-HKD6000一晚。我說不用。

Grand Hyatt Macau價錢當然不便宜,但相比歐洲的同等酒店似乎就是超值。那一間2廳1房,相信超過700呎的豪華房間,雖然不是筆者的「the best hotel in my life」,不過也不禁嘩然。

我們都被亞洲的酒店寵壞了,去到法國.貝桑松,我跟這個歐洲男孩complain 酒店質素。他,只是輕輕一答:「Hey, here is Europe not Hyatt Macau ar :)」

對的,是筆者少見多怪。

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

【遊記2011】貝桑松(Besançon)‧Café au lait

Café au lait,法文解作咖啡加牛奶,在香港的咖啡店Café au lait普遍使用意大利文- Caffé latte,是歐洲相當流行的一種咖啡,亦是筆者至愛。

在過往的文章提及過,我對咖啡沒有特別研究,喜愛但不至瘋狂,但不知從何時開始,習慣了每到一處地方,最少也要試一杯當地的咖啡。 偶然機會來到法國.貝桑松(Besançon),當然也得品嚐一下當地的Caffé latte。

貝桑松(Besançon)位於法國東部汝拉山邊緣,杜河沿岸,鄰近瑞士邊境,距離法國首都巴黎以325公里。 在貝桑松之前,我對法國的認知大概只有巴黎。遊歷過巴黎數次,清楚知道大部份巴黎人就算懂得其他語言,他們都只會講法文。所以,巴黎人給我的感覺就是他們都有著一種「不自覺地散發著自覺高人一等」的性格。不過,入鄉隨俗,懂英文的巴黎人不跟我講英文都不是大問題,起碼他們聽得懂我需要什麼。

自對Caffé latte產生感情,我就用其意大利名字一走天涯。以往在外國的咖啡店(包括在巴黎),就算在coffee list裡不到Caffé latte一詞,你用英文簡單地形容一下coffee with steam milk,一杯氛香撲鼻的Caffé latte也就會緩緩送到面前。

來到法國.貝桑松,走進一間面積很小、似乎是家族經營的咖啡店,一心品嘗地道的Caffé latte,我向老闆娘表示想要Caffé latte。她用了一段長30秒的法文回應我。當然,我一句都聽不懂,於是我再嘗試表達我想要一杯coffee with steam milk,結果都是失敗。「天啊!法國.貝桑松人跟巴黎人不一樣,他們真是完全沒有人講,或者聽得懂英文的!連”milk”這個簡單英文都聽不明。」 最後老闆娘給了我一張coffee list,看到Café au lait,大致估到應該就是Caffé latte,總算是成功得到所須。

在口邊不停掛著自己對Caffé latte的喜愛。然而,因為意大利文Caffé latte的通行,加上天性懶惰的筆者一向奉行:「學海無涯,『以有涯隨無涯,殆已。』」的學習觀。所以,從來沒有認真去了解過它在各國不同的名稱,真慚愧。

偶然機會讓我到來法國.貝桑松;
偶然機會讓我踏足這個我從來沒有想過踏足的法國城市;
偶然機會讓我感受到言語不通帶來的落寞,
一個個偶然讓我了解自己鍾情的Caffé latte更多。

Caffé latte為意大利文、法文Café au lait、西班牙稱為Caffé con leche、德國稱為michkaffee,而荷蘭就稱為koffie verkeerd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