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旅行在筆者眼中大概可淺分為兩種,「到此一遊」型和「細味體驗」型。
作為分秒必爭的香港人,十居其九,旅行就是爭取時間遊覽當地名勝。曾幾何時,筆者試過閃電倫敦一日遊,一個清早已遊完Big Ben、London Eye、Millennium Dome和Millennium Bridge。有認真遊覽過嗎?坦言沒有,只有爭取時間影相,名乎其實的「到此一遊」。很膚淺嗎?是的,做人何必太過認真。
再者,「都要有興趣才了解吧!」
去旅行就像交男生,妳有興趣去認識他,不代表妳有意欲去了解他。天大地大,世界上美麗的城市太多,我們何德何能去深入了解整個世界?真正有興趣的,我自會重遊,慢慢去了解她、細味她。
短時期內,第三次踏足上海,所謂的必遊之地都去過了。對上海是時候由「到此一遊」進入「細味體驗」了。真正的「細味體驗」就是去了解當地人的日常生活。上海人倒沒可能經常到外灘、田子坊和上海博物館吧!正如一個遊客來到香港,「到此一遊」地遊過山頂、赤柱、迪士尼樂園,這叫認識香港嗎?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,我就連迪士尼樂園都未去過。
今次我嘗試「細味體驗」上海。
晚上的虹橋機場,8度,相比當天香港的14度,無異。沒有添衣,感覺仍一樣的溫暖。
第一餐 --「小揚生煎」。嗯,我終於學會了食生煎包。
在廣場的中央,啖了一杯Latte。洋溢咖啡香的露天廣場,看見身邊上海的年輕一族,這就是他們追求的品味生活。
次日,我走進上海的戲院。上映的電影不多,價錢比香港高昂。人民幣100元一張戲票,後來發現戲票包爆谷套餐加Hagendez雪糕,總算貴得合理。「關鍵第四號」是我在香港以外,第一部看的電影。
電影院,上海跟香港無異。在上海,暫時有兩樣東西,我覺得跟香港有天壤之別。
一)上海的酒釀丸子- 在香港我實在找不到那種味道。奇怪!
二)上海午睡的感覺- 那一天黃昏,躺在軟綿綿的床上,陽光透過窗簾灑滿一地。或許是旅行心情輕鬆、或許是上海擁有香港永遠沒有的恬靜。那天,就是那天……我成就了人生最奢侈、最酣甜的午睡。
第三次到上海,時間仍不許可細味更多。怱怱的離開或許是為了再回來。
同一的地方,不同的時份、不同的人物;帶來不一樣的果效、產生著不一樣的化學作用…
冬末的上海,很美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