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三月的蘇州,勾起了我太多太多美好的中學回憶。
如果讓我再選一次,我仍然會選擇中國文學。或許,筆者不提也沒有人相信眼前這個「粗粗魯魯」的女生,曾幾何時修讀過中國文學。崇洋多年,隨著年紀漸大,忽爾對中國文化重拾當年的一點熱情。
中國人奉行天人合一,由此而來的文化就是天人相應,對自然的直接體認和感悟,建築也就趨於自然景物的人性和感情化,所以中國的園林藝術浸透浪漫主義。崇尚自然,追求自然山水的清幽淡雅及體現自然與人情之關係,就成為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最基本特色。
蘇州古稱姑蘇,乃春秋時吳國的首都。蘇州閶門外西北不遠的虎丘,有「吳中第一名勝」之稱。吳王闔閭在此修城建都,死後墓地即在虎丘。宋代詩人蘇軾曾經說過:「到蘇州而不遊虎丘,誠為憾事。」巍巍聳天的「虎丘塔」更有中國「比薩斜塔」之稱。
輕雨綿綿遊虎丘,腦海中忽然回憶起「雖由人作,宛自天開」一句。虎丘以其獨特的魅力,向人們展現了一幅人文資源與自然景觀完美結合的圖畫,融山水、歷史於一身的秀美畫卷,是人類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。
中國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,令人讚嘆;而身邊同伴那一份暗藏著對中國文化的認知亦俘虜了我的心。一路上向我細述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特色,和我解釋什麼是「亭、臺、樓、閣」。
那一刻,驀然感到他有一點陌生。
其實是一直都很陌生…這個男人就像中國的博大文化,有一種讓妳永遠「看不穿、猜不透」的攝人魅力。
「猜不透」是一個盲點,也可以是一種光芒……
澄靜緘默的用心去感受就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