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

【遊記2010】河內‧叫人思緒混亂的地方




河內.越南,又是一個即興之旅,我就是喜歡即興帶給我的那份快感。然而,今次總比歐洲之旅進步了,出發前一星期已經準備好機票。不過,不是我忽然變得有計劃,只是因為到越南要簽證,絕對不可能出發前兩天才訂。

夜機飛往河內,遇上flight delay。Delay不是問題,問題在於0030的河內機場,除了跟你同機的乘客外,就只餘入境職員,商店與兌換店全部關門。「天啊,人家全身美金……怎辦?」一個女仔出門,總有叫人最無助與崩潰的時候。香港機場太過完善,實在寵壞了我們香港人。Anyway,大不了就在酒店兌換吧!

上了的士,司機開價USD15(在河內守候我的朋友,早已告訴我全個車程費用太約USD20),原來美金通行,「呼…唔駛煩!」。無知的我實在「呼……」得太早,我……上了一架「賊車」。河內的公路跟國內無異,黑得叫人心裡有點寒,人生路不熟,拖著疲累的身軀,但堅持沒有睡覺。公路遠處有個收費亭,突然司機停車用一些半咸不淡的「英文」問我有沒有越南盾,說有公路費,又說收費亭可以兌換。他說要USD50,心想「他你媽的!你越南條咩公路咁巴閉,過一過要USD50!」當然,在公路上,我的生死就掌握在他手裡,都首先要交出USD50。

驚濤駭浪的40分鐘車程,一路擔心「賊車」司機不知車了我到哪裡,最終都安然到達酒店。God Blessed!那個司機當然作賊心虛,叫我在酒店旁下車,但我堅持要到酒店正門。我叫他「找錢」,他還好意思要再收我USD15!USD65,40分鐘車,「『賊車』司機啊……『賊車』司機,你呃人係咪應該呃得make sense少少?」事件最終由酒店職員幫我處理好,盛惠USD20。

越南,是一個叫人思緒混亂的地方。第一個晚上的「賊車」事件,配合機場到酒店的「景色」,完全覺得自己置身在國內一樣,千里迢迢尋找「返大陸」的感覺,真沒趣!不過,真正遊覽過後,我又彷彿有另一種體會。

共產主義,令越南帶有八十年代中國的味道,有些越南人的衣著,就彷彿令你置身於毛主席時代。然而,法國當年的統治,又令越南建築帶有強烈的法式味道,忽然令你有置身巴黎的感覺。而當地人的樣貌又比較接近東南亞人,那時那刻…..實在不知自己置身在哪裡?自古以來,越南,本土文化即與多種外來文化相融合,除了對越南影響最大的中國文化,越南文化亦受到少量來自古印度、占婆等國文化的影響,近代以來,則受到一些西方國家(法國、俄國、美國)文化的影響。

河內.越南,說不上是一個令我很難忘的地方。不過,是次旅程也令我對當地文化、歷史(特別是越戰)多了一點認知。

河內之旅也令我發現,有些越南人其實相當富裕,香港名車很多,但我未曾見過一架鋪滿泥的「波子」,但越南鋪泥的新款「波子」、「Benz」比比皆是,「波子」、「Benz」用來「粗揸」……

我,大開眼界。

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

【遊記2010】上海‧暴發戶


每次旅行後,筆者都有兩個習慣:一是寫遊記,二是拖延寫遊記。寫遊記需要輕鬆的心情配合,還要投入大量心力,是晚終於有心有力地動筆。

又是偶然機會下,首次踏足上海。筆者從不否認自己是崇洋一族,除了中七那一年參加過學校的北京交流團外,我對國內所有城市,從未有產生遊覽興趣。今次若非為了探朋友和一嘗當地大閘蟹,我倒不會花上寶貴的假期到上海一趟。

為了一餐大閘蟹飛到上海?是的!很過份啊!

王迪詩【一個人私奔】:「我飛快地打電話給Desmond,那傢伙可以為睇一場波飛十二小時到英國。如今與我飛兩個多小時去上海吃一碟松子魚,不算過份。」而我這個人過份在我既會為睇一場波飛十二小時到英國;也會飛兩個多小時去上海吃一次大閘蟹。「人生的意義在乎懂得善待自己」嘛!

四日三夜之旅,除了吃過大閘蟹外,走馬看花地到過古鎮、田子坊、外灘等必遊之地;試過生煎餃、烏龜雞湯、河豚等必試之佳餚。行程雖短,但總叫體驗過王迪詩所寫:「現今上海年輕、中產的一群,所追求的是低調而富於品味的生活,洋溢咖啡香的書店、百花齊放的藝術區還有林林總總的精品酒店,令上海散發著醉人的魅力。今天的上海,好型。」

走馬看花、吃喝玩樂、型過後,其餘的都是PR時間……

國內的KTV,我算不上陌生,為朋友選「陪座」更是我最喜愛環節。那一份快感,彷如自己做過男人一樣。那天晚上,還認識了一位上海的暴發戶。暴發戶的發跡史,我沒有興趣考究,發人深省的反而是他那一句口頭蟬:「(國語)賺錢不辛苦,花錢才是最辛苦,都不知怎麼花?」作為上班一族聽到以上一句說話,心裡當然二話不說的回敬一句:「(國語)他你媽的!」不過想深一層,暴發戶說的的確可能是他的心底話。他不好名牌、對生活沒特別講究;他教育程度低,甚少旅遊,基本上是不會離開中國版圖。錢……真的不知可以花到哪裡?

上海有年輕、中產、富於品味的一群,也當然有傳統、富有、但黑暗腐敗的一群。

有錢,不代表你懂得生活。

真正的「富有」,不只是用財富來衡量。
真正的「富有」,不是擁有最多,而是需要最少的人。
真正的「富有」,是你懂得善待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