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

【遊記2010】河內‧叫人思緒混亂的地方




河內.越南,又是一個即興之旅,我就是喜歡即興帶給我的那份快感。然而,今次總比歐洲之旅進步了,出發前一星期已經準備好機票。不過,不是我忽然變得有計劃,只是因為到越南要簽證,絕對不可能出發前兩天才訂。

夜機飛往河內,遇上flight delay。Delay不是問題,問題在於0030的河內機場,除了跟你同機的乘客外,就只餘入境職員,商店與兌換店全部關門。「天啊,人家全身美金……怎辦?」一個女仔出門,總有叫人最無助與崩潰的時候。香港機場太過完善,實在寵壞了我們香港人。Anyway,大不了就在酒店兌換吧!

上了的士,司機開價USD15(在河內守候我的朋友,早已告訴我全個車程費用太約USD20),原來美金通行,「呼…唔駛煩!」。無知的我實在「呼……」得太早,我……上了一架「賊車」。河內的公路跟國內無異,黑得叫人心裡有點寒,人生路不熟,拖著疲累的身軀,但堅持沒有睡覺。公路遠處有個收費亭,突然司機停車用一些半咸不淡的「英文」問我有沒有越南盾,說有公路費,又說收費亭可以兌換。他說要USD50,心想「他你媽的!你越南條咩公路咁巴閉,過一過要USD50!」當然,在公路上,我的生死就掌握在他手裡,都首先要交出USD50。

驚濤駭浪的40分鐘車程,一路擔心「賊車」司機不知車了我到哪裡,最終都安然到達酒店。God Blessed!那個司機當然作賊心虛,叫我在酒店旁下車,但我堅持要到酒店正門。我叫他「找錢」,他還好意思要再收我USD15!USD65,40分鐘車,「『賊車』司機啊……『賊車』司機,你呃人係咪應該呃得make sense少少?」事件最終由酒店職員幫我處理好,盛惠USD20。

越南,是一個叫人思緒混亂的地方。第一個晚上的「賊車」事件,配合機場到酒店的「景色」,完全覺得自己置身在國內一樣,千里迢迢尋找「返大陸」的感覺,真沒趣!不過,真正遊覽過後,我又彷彿有另一種體會。

共產主義,令越南帶有八十年代中國的味道,有些越南人的衣著,就彷彿令你置身於毛主席時代。然而,法國當年的統治,又令越南建築帶有強烈的法式味道,忽然令你有置身巴黎的感覺。而當地人的樣貌又比較接近東南亞人,那時那刻…..實在不知自己置身在哪裡?自古以來,越南,本土文化即與多種外來文化相融合,除了對越南影響最大的中國文化,越南文化亦受到少量來自古印度、占婆等國文化的影響,近代以來,則受到一些西方國家(法國、俄國、美國)文化的影響。

河內.越南,說不上是一個令我很難忘的地方。不過,是次旅程也令我對當地文化、歷史(特別是越戰)多了一點認知。

河內之旅也令我發現,有些越南人其實相當富裕,香港名車很多,但我未曾見過一架鋪滿泥的「波子」,但越南鋪泥的新款「波子」、「Benz」比比皆是,「波子」、「Benz」用來「粗揸」……

我,大開眼界。

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

【遊記2010】上海‧暴發戶


每次旅行後,筆者都有兩個習慣:一是寫遊記,二是拖延寫遊記。寫遊記需要輕鬆的心情配合,還要投入大量心力,是晚終於有心有力地動筆。

又是偶然機會下,首次踏足上海。筆者從不否認自己是崇洋一族,除了中七那一年參加過學校的北京交流團外,我對國內所有城市,從未有產生遊覽興趣。今次若非為了探朋友和一嘗當地大閘蟹,我倒不會花上寶貴的假期到上海一趟。

為了一餐大閘蟹飛到上海?是的!很過份啊!

王迪詩【一個人私奔】:「我飛快地打電話給Desmond,那傢伙可以為睇一場波飛十二小時到英國。如今與我飛兩個多小時去上海吃一碟松子魚,不算過份。」而我這個人過份在我既會為睇一場波飛十二小時到英國;也會飛兩個多小時去上海吃一次大閘蟹。「人生的意義在乎懂得善待自己」嘛!

四日三夜之旅,除了吃過大閘蟹外,走馬看花地到過古鎮、田子坊、外灘等必遊之地;試過生煎餃、烏龜雞湯、河豚等必試之佳餚。行程雖短,但總叫體驗過王迪詩所寫:「現今上海年輕、中產的一群,所追求的是低調而富於品味的生活,洋溢咖啡香的書店、百花齊放的藝術區還有林林總總的精品酒店,令上海散發著醉人的魅力。今天的上海,好型。」

走馬看花、吃喝玩樂、型過後,其餘的都是PR時間……

國內的KTV,我算不上陌生,為朋友選「陪座」更是我最喜愛環節。那一份快感,彷如自己做過男人一樣。那天晚上,還認識了一位上海的暴發戶。暴發戶的發跡史,我沒有興趣考究,發人深省的反而是他那一句口頭蟬:「(國語)賺錢不辛苦,花錢才是最辛苦,都不知怎麼花?」作為上班一族聽到以上一句說話,心裡當然二話不說的回敬一句:「(國語)他你媽的!」不過想深一層,暴發戶說的的確可能是他的心底話。他不好名牌、對生活沒特別講究;他教育程度低,甚少旅遊,基本上是不會離開中國版圖。錢……真的不知可以花到哪裡?

上海有年輕、中產、富於品味的一群,也當然有傳統、富有、但黑暗腐敗的一群。

有錢,不代表你懂得生活。

真正的「富有」,不只是用財富來衡量。
真正的「富有」,不是擁有最多,而是需要最少的人。
真正的「富有」,是你懂得善待自己。

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

【談情說愛】羨慕得令我牙癢癢的一夜情


我這一輩子甚少會羨慕其他女人,因為我一向明白什麼叫做知足常樂。由徐子淇嫁入豪門,做「千億新抱」一刻,不知有多少女士對她報以羨慕目光。由梁洛施未婚產子,一夜飛上枝頭變鳳凰,又不知有多少女士以她為人生目標。對於這兩位灰姑娘,我為她們找到了人生幸福而高興。不過,我倒不會羨慕她們的際遇。如果叫我嫁入豪門,每天活在狗仔隊的閃光燈下、每天被人談論我何時會追到一個「慈姑掟」、自25歲起的十年間要變身做一部生仔機器,我寧可選擇現在隨心所欲、樂得清閒的生活。

聽起來真的很清高,但世間上哪有這麼多如此清高的人?我也不過是一個小女人。以下新聞中的女主角,就羨慕得我牙癢癢:

窮女侍一夜情誕子 C朗付1.2億封口費
【(明報專訊) 葡萄牙 球星基斯坦奴朗拿度忽然宣布已為人父,震驚各界,雖然C朗對兒子身世三緘其口,但英國 《星期日鏡報》昨稱,其新生兒子是他與一名美國 窮女侍應一夜情的結晶。一夜情「中招」 母促接管嬰兒。

.C朗為了讓該名窮女侍應封口,支付1510萬美元 (約1.17億港元),讓這名原本身無分文的女侍應一夕致富。

.C朗說要等到兒子18歲成人,才會告訴他母親是誰,他並將兒子取名小基斯坦奴,至於他的花花公子生活,則不會因為意外升格當爸爸而改變。

.C朗母親十分傳統,一定要C朗拿回嬰兒,由她及女兒撫養。消息說﹕「他沒有可能逃避責任。就算他想,其母亦不會接受。」C朗母親認為,若嬰兒長大成人後決定跟生母聯絡,那麼現在一定要確保女侍應過得較好的生活,不可做窮人,因此同意支付巨款。】

嘩…嘩…嘩…我實在找不到一個原因不羨慕這一位女侍應。有什麼比「生完仔,不用自己湊,有哎吔奶奶代勞,還即時有1.2億落袋」好?拿著1.2億,喜歡買樓可以買樓、喜歡環遊世界可以環遊世界,多姿多彩18年後,還可以認回自己的親生骨肉。她簡直就是我的偶像、心目中女性的典範。

依稀記得小學時代,我曾誇下海口將來一定要生3個。多無知!現在莫說3個,1個都要考慮清楚,當我看見其他父母要將所有時間奉獻給小朋友,放假不是到迪士尼,就是參加兒童工作坊時,我不期然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。莫說即興歐遊,想獨自去一轉長洲都難。「生完仔,不用湊」實在是世上最叫人羡慕的事。

而談到一夜情,同樣令我牙癢癢。對於我這些從來不去clubbing,加上甚少醉酒的人來說,一夜情彷彿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。但我就是任性、愛追求刺激,面對越遙不可及的事就越是心癢。

說起來其實都不是遙不可及……

那一天晚上,浪漫與激情間,其實只差一線……

只差一線?是的.....只差一線....不過,不是我臨崖勒馬,而是……而是……

我……「M到」……

那天晚上,我簡直有「天亡我也」的感覺。

【談情說愛】情愛妄想症(Erotomanic)女人

我可以肯定每一分、每一秒,在世界每一個角落都有女人講著另一個女人的是非。「有錢」、「發姣」、「身材好」、「男人多」的女人,從來都是眾矢之的。在於我,我最buy王迪詩一句說話:「在我的生活裡,我就是主角。」要處理「主角」的日常瑣碎事,已忙得不可開交,我倒不會再奢侈地花時間去說那些被我列為「茄哩啡女人」的是非。妳「有錢」、妳「發姣」、妳「身材好」、妳「男人多」是妳的事,與我何干?

世界上唯一值得我花時間去說她是非的只有一種,就是那些在行為上「侵犯」了我或是我朋友的女人。

那一天,我忽然聽到一個傳聞,大致上是有個女人跟她身邊的朋友說,自己有幾多幾多「裙下之臣」。這些女人我見多得,基本上不值得研究。但…竟然…竟然…在她的「裙下之臣」清單中,出現一個我極愛錫的朋友名字。OMG!當時我第一個反應是「天啊!究竟是我的朋友盲了,還是他被人陷害啊???」

某程度上,我很了解我這位朋友,觀乎他過往的女朋友,我蠻肯定他不會對「那個女人的類型」起興趣,更何況他當時的status仍是in a relationship。不過,世上無奇不有,由05年歐冠盃利物浦可以在上半場落後3球下反勝AC米蘭開始,我就深信nothing is impossible,所以我都不能排除是我朋友新患白內障。於是,我急不及待致電他問個明白,那一刻我的心情就如同熱煱上的螞蟻,既擔心又焦急。最後,得到的答案是:「冇!我對佢一d興趣都冇!點解會有呢個傳聞呢?」呼…我鬆了一口氣。

不過,單憑我朋友的片面之詞,似乎對那個女人有點不公平。於是,我嘗試去查個明白。最終,我發現她的「清單」上,還有我認識的人,一樣是有女朋友,一樣是沒可能對她有興趣的人。據我了解,「清單」上的男人都曾經順口開河的跟她說過:「得閒一齊食飯」等PR說話。自此,她就認定人家對她有意思。WTF!!如果約妳食飯的男人就等如鍾意妳、迷戀妳,那麼我身邊和我一起過去旅行的男人,莫非就是想娶我、想跟我生仔?

這個女人的異常行為叫情愛妄想症(Erotomanic type)又稱de Clerambaults綜合症,是輕度精神病的一種。病人會一口咬定是對方先愛上了自己,但實際上兩個人只有很少甚至完全沒有真正接觸。雖然病人有時會替對方編織藉口,但也會惱羞成怒,做出一些異常的舉動,如跟蹤、騷擾、襲擊、綁架,甚至謀殺等。

「喂…喂…人家有病,妳就唔好咁mean啦。」

mean?觀乎整件事上最大的受害者是「清單」上的一班男人,他們的一生就此蒙上了最大的污點………

mean?我又沒有指名道姓,有人要跟她要對號入座,again...與我何干?

2010年7月18日 星期日

【遊記2010】列斯‧Destiny is Fun







英國列斯,相信沒有太多香港人去過。到英國旅遊,大家第一時間應該會想起倫敦。若然你是球迷,曼聯的或許會順道去一轉曼徹斯特、利物浦的去利物浦、紐卡素的去紐卡素。無論如何,都難以想到列斯,怎我也不信今時今日還有列斯聯的Fans。

而我和列斯的緣分,不是緣自足球,而是緣自一個男孩子。

「Destiny is Fun…」 緣分是世間上最難解釋的事情。縱然無法解釋,卻奇妙美麗。

那年夏天,和回港放暑假的妹妹shopping。妹妹性格健談,總喜歡跟sales們吱吱喳喳。有一天晚上,已離開香港的妹妹msn我,說有個朋友想add我,和我有一面之緣的。其實,我並沒有一點印象,但我從不抗拒識朋友。Fine for me! 就這樣我就和這個在列斯讀書,回港做summer job時認識我妹妹的男孩子做了「msn朋友」。

2009年第一次到英國,想回「家」(利物浦)。偶然發現,列斯跟利物浦近在咫尺,似乎可以順道一遊,探一探這一位只有一面之緣的「朋友」。「啊……妳大膽啊!完全唔知人家是什麼人就千里迢迢去探訪?」 我就是任性、膽大。朋友,有哪一個你是真正了解他才跟他做朋友呢?最後,我還住在他的家。

2010年再一次到英國,亦順道探一探這位在我心目中才華橫溢的男孩子。男孩子懂得彈鋼琴,已經是很性感的事,他……他……還是拉丁舞高手。

我一向覺得上天是公平的,才華橫溢的男人,通常樣貌都不堪入目。你何曾見過一個被新聞訪問的會考10優狀元是俊男?有哪一個不是戴著大眼鏡配以一頭頭油?而這個男孩子,在「以貌取人」的我眼中,絕對俊男中的俊男。原來上天一點都不公平,為什麼一個人可以集合如此多優點?

上天是不公平,但總叫待我不薄,今次他搬了新居,房間不夠,所以我不止是住在他的家,還……

喂………別想得太多,我…倒不是一個如此隨便的人。

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

【遊記2010】倫敦‧風光明媚,何必辛苦自己?



在某些人眼中我是見多識廣的女仔,經常一個人四處遊歷,細味人生。大家似乎忘記了女人是天生最懂得包裝自己的動物,從youtube一輯「鑽石夜總會,醜女大變身」,你應該警覺凡事不能看表面。人家一個女仔遊世界就可能是見多識廣,但我絕對不是。

事實上,我這個人並沒有什麼文化與歷史修養。你問我倫敦有什麼名勝古蹟,我只能答你,有Big Ben和London Eye。我知這個答案有點反智,但對於「倫敦」,我實在已盡了最大的努力。

在我心目中,從來「利物浦就是英國,英國就是利物浦」,未免愛得有點過火。利物浦是一個充滿現代感的城市。如是者,一直以來我都極愚昧地認為,倫敦跟利物浦的感覺一定是很相似,首都還應該是一個更富現代味道的地方。

今次在偶然機會下,首次踏足倫敦「閃電一日遊」,遊覽過後我狠狠地跟自己說:「麻煩你返去讀多幾年書!」倫敦雖是國際大都會,卻予人一種傳統古樸的感覺。屹立泰晤士河畔的大笨鐘就已有150年歷史。英國是注重傳統的國家,英人崇尚自然的居住環境,所以倫敦即使是英國首都,高聳入雲的現代建築,都少之又少。雖然千禧年時,英國興建了倫敦眼(London Eye)、 千禧圓頂紀念館(Millennium Dome)和千禧橋(Millennium Bridge)等,以紀念這個大日子。這些現代建築,都為倫敦添上了一點時代感,但始終不會蓋過大笨鐘等莊嚴雄偉建築物的歷史味道。

外國政府著重歷史保育,對越舊越有歷史價值的文化遺產,就越是珍而重之。怎也不會像香港政府,皇后碼頭話拆便拆。歐洲城市就是越舊越可愛,歷史味道永遠長存。

話雖如此,坦言,我還是醉心於modern 一點的利物浦。我從來不否認自己是一個膚淺的人,歷史文物是可愛,但我真心提不起任何興趣,我並不喜歡倫敦。

人生的意義在乎懂得善待自己,旅遊對我來說只是have fun。說到要培養個人的文化與歷史修養,只是提起…我已經見暈。

外國風光明媚,何必辛苦自己?

2010年7月15日 星期四

【遊記2008】塔斯曼尼亞‧世外桃園


塔斯曼尼亞是澳洲七省之一,位於澳洲最南端,以大自然風景和野生生態聞名。一年前,我對這一個被譽為”Last Paradise”的島嶼毫無認識,但自從Eason的《現代塵世美》推出後,我和很多香港人一樣,都忽然將澳洲塔斯曼尼亞列入人生必遊之地。是次有幸成為U-magazine、康泰旅行社及塔斯曼尼亞旅遊局合辦「免費遨遊澳洲世外桃源」的得獎者,在塔斯曼尼亞暢遊了一星期,令我畢生難忘。


13/10/2008 (第一天)我們一行7人,浩浩蕩蕩由香港出發,啟程前往澳洲墨爾本。接近9小時的航程,於當地時間晚上9時抵達。雖然澳洲已踏入春季,但天氣仍有點冷。離開機場,我們就直接前往酒店,準備第二天清晨乘搭內陸機前往塔斯曼尼亞的荷伯特。


14/10/2008 (第二天)抵達被《Lonely Planet》讀者評選為「全球第三最佳攝影城市」的荷伯特,隨即有塔斯曼尼亞旅遊局的導遊來接載我們,精彩之旅由此展開。驅車前往Sorell Fruit Farm,果園是自家管理,出品塔斯曼尼亞美味紅莓果醬和紅莓酒。當中的紅莓酒實在出色,我從未有試過如此令我回味的酒,就在此第一站,天生購物狂的我已滿載而歸。午飯時間,到了Barilla Bay品嚐塔斯曼尼亞盛產的生蠔,一隻隻肥美且充滿海水味的生蠔配合各款白酒,令我們蠔痴7人組,變得瘋狂,這頓午飯美味得難以形容。午飯過後,我們前往荷伯特的港口,乘搭觀光船在海上暢遊。荷伯特的港口因為每年一度的悉尼至荷伯特帆船賽而聞名於世。而碼頭旁的建築物則保留着英國喬治王朝時代藝術風格,擁有沙岩外牆的舊倉庫是城中特色,一排排的外牆別樹一幟;倉庫現已改建成為藝術家的工作室、畫廊、咖啡店和型格酒店;還有於別具歷史意味的蘇利文角(Sullivans Cove)的酒吧及食肆;而每個星期六開放的撒拉曼卡市場(Salamanca Market)正在座落於此。於海濱漫步、眺望漁船,又或是在此購買海鮮,也是一樂也! (部份資料來源:塔斯曼尼亞旅遊局網頁)


15/10/2008 (第三天)早上到達Tahune Forest AirWalk和旅遊咨詢中心。AirWalk是全球數條穿梭樹頂空中走道之一,是遠眺南邊森林哈茲山(Hartz Mountains)、皮頓河(Piction River) 和侯恩河(Huon River)的最佳地方。差不多半公里的鋼鐵走道是候恩徒步道的其中一段, 離地48米高,在半空中漫行,差點看不見地面。Tahune Forest的醉人山景,實是行山愛好者選擇旅行地點的不二之選。下午,在侯恩谷乘坐快艇(Huon River Jet Boats),35分鐘的旅程中,在這沿自西南面的天然河道上風馳電掣,刺激好玩。初嘗生長於河邊的胡椒樹樹葉,感覺特別。之後,我們就到 Huon Valley Apple Museum參觀。家族管理的蘋果博物館,就連館主的小女兒也懂得為我們示範操作篩選新鮮蘋果的機器,可愛得很。品嚐新鮮蘋果汁,嚐過難以忍手不買,結果又為我的旅行喼添上多一點壓力。


16/10/2008 (第四天)今天的第一站是Freycinet,距離荷伯特兩個多小時車程,我們早上7時就要準備出發。抵達Freycinet,第一個活動就是到Freycinet Marine Farm在蠔場品嚐我們的早餐---生蠔。接著到菲辛那國家公園(Freycinet National Park)行山,對於生於石屎森林的我來說,這個需要大量體力的行山活動,帶給我極大挑戰。直至登至頂峰,遠眺到酒杯灣(Wineglass Bay)一望無盡的海岸線、迷人的海灘,才叫我感受到行山的樂趣。酒杯灣早已被國際雜誌《Outside》評選為「全十佳海灘之一」。這裡是野生海洋生物的天堂,海豚和鯨魚是海灣的活躍分子。第四天的行程,我認為是最緊密和刺激的。多姿多彩的上山活動後,下午的下海活動也不徨多讓。天色明媚,陽光普照,配以一個迷人的海灘,於Wineglass Bay上進行的獨木舟活動,是整個行程最叫我難忘的一環。自小對海情有獨鍾,於清澈見底和寧靜的海上,配合充滿動感的活動,還有於小島上吃茶點,品嚐獨木舟教練推介的熱朱古力,窩心至極。晚上,我們留宿於Diamond Island Apartments,一間我給予高度評價的酒店。每一間兩層高的獨立屋,屋前是一片青草原,屋後是一個向海的大花園。於花園內我們更可以看到企鵝回巢奇觀。而機於保育的理由,企鵝之旅以小組進行,讓你在一小時內,進入小企鵝的世界,看着牠們每夜由海上趕回巢。旅程在日落時間開始,備有電筒,但不能用閃光燈拍照,以免影響小企鵝的生活。


17/10/2008 (第五天)第五天,首先到Tasmania Gourmet Sauce Company--Morning Tea,一款又一款的果醬,美味!當中最令我回味的是一籃讓我們試果醬的鬆餅,我可以將其形容為我吃過最好吃的東西。Morning Tea後,我們就前往Launceston,乘坐Launceston Basin Chairlift俯瞰公園的優美景色。下午,我們兩組得獎者就分開活動,我和同伴前往Hollybank Treetop,進行樹上飛索,在數十米高的樹頂滑翔。Treetops共有六個分站,第六段最後一段,也是最高最長的一段,在河流上滑過,刺激非常。


18/10/2008 (第六天)今早第一個行程就是前往Ashgrove Farm Cheese參觀芝士製作過程,和選購芝士,估不到芝士也可以有如此多口味。之後,我們又乘長途車,準備上山,由Launceston出發,向西走經過莫爾溪(Mole Creek),搖藍山(Cradle Mountain)很快就在眼前。我們是晚留宿的就是位於搖藍山上的 Cradle Mountain Lodge。體力勞動了數天,對平日在香港甚少運動的我來說,開始有點疲倦。然而,今天的活動彷彿是為我度身訂做一樣,就是在Waldheim Alpine Spa@ Cradle Mountain Lodge享受一個半天的 Spa Treatment。45分鐘的全身按摩、75分鐘的Facial和山邊露天的浸浴,人生一大享受也。晚上,我們參加了一個Spotlight Tour,走上巴士,衝入樹林夜觀野生動物。看到受保育的塔斯曼尼亞魔鬼、袋鼠,還有浣熊。


19/10/2008 (第七天)不經不覺,就到了行程的最後一天,我們當然把握時間作最後衝刺。首先走訪離莫爾溪不遠的瑪拉庫壩山洞(Marakoopa Caves)。走進山洞,黑漆漆一片,沒有什麼特別。突然引導員開啟山洞裡的燈,眼前一片奇觀令我嘩然,長年累月被水滴成的鐘乳石,令我大開眼界。山洞裡還有螢火蟲聚居,關燈看螢火蟲的一剎,彷彿走進了童話世界。走出山洞,下一站就是Trowunna Wildlife Park,近距離接觸野生動物,一向怕動物的我,不知受了什麼刺激,竟然親手抱起浣熊BB,好像完成創舉一樣。離開Trowunna Wildlife Park,也意味著塔斯曼尼亞之旅正式完結。我們向內陸機場出發,前往墨爾本,再轉乘航機回港。


短短七天的旅程,我得到深刻的體會。塔斯曼尼亞與香港的文化風氣截然不同,當地的人崇尚無拘無束、簡單輕鬆和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的生活,加上待人有善,熱情好客,令我這一位生活在物質主義社會的香港人,心靈得到前所未有的平靜、快樂。在塔斯曼尼亞得到的每一份友情,我珍而重之。謝謝每一位在這個旅程中和我分享過的人,謝謝你們為我的人生添上了精彩的一頁。

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

【親情】《背影》謝謝爸爸的愛


現代散文家朱自清於《背影》中描繪的父親形象,曾感動無數讀者,雋永的親情永不退潮。觀乎現今社會,筆者覺得當代爸爸都偏愛女兒。是異性相吸?是女兒有著媽媽(即是他老婆)的影子?還是大男人之心作祟,要保護女兒?無從稽考。打從一份無從稽考的愛,筆者自少嬌生慣養,少不免成就了一點「任性」。
六月尾忽發要歐遊,兩天後起行,是玩樂好,美其名工作好,的確有點任意妄為。有時我會好奇在爸爸心目中,究竟我是一個怎樣的女兒?出發前一天sms爸爸:”I will be out of town for a week, ad-hoc trip to Paris, juz cfm ytd.” 30秒後一個回覆:”Take care, have a nice trip.”這麼多年來,他就是不會過問我太多事情,但當中的支持卻無所不在。或許「知囡莫若父」,相處了這麼多年,他應該知道他的女兒就是獨立但帶點任性、衝動的人,多說無謂。
月初考慮辭工,去換取一個機會。某程度上,對我來說是一個大決定,可以和我分享的也是爸爸 (當然還有我的哎也baba)。他們分別給我的advice就是”it is ok to take a bet”和”go for it, nothing to lose”,也許就是簡簡單單的兩句話,又為我的人生展開了新一條路。
爸爸的背影太沉重,在女兒眼裡不只是一個身影,而是背起了家庭,成就了女兒的影子。
衷心的,謝謝爸爸的愛………

【遊記2010】巴黎‧令人討厭的城市







到過巴黎3次,只知道那裡是一個又舊又骯髒、人又散慢的城市。大家都各自為政,如果在巴黎沒有一本Guide book,你別妄想可以「路在口邊」。
問路倒是可以,但務必要精心挑選對象,首先你要有信心當前的一個人是懂英文,懂英文之餘,他不會用法文來回答你的英文問題。其次是他真的知道你問的地方在哪裡。多次的冤枉路,令我奇怪為何他們不懂要扮懂?第三次到巴黎,學精了,問路要最少問3個人,他們答案一致,才好出發。

是次到巴黎,回程到機場時,終於有能力搭火車(行李不多的情況下),讓我再一次確定他們「各自為政」的風格。在英國,一個女仔搬著重重的行李,總有男仕有風度的俠義相助,不論他外表斯文,還是像個流氓,骨子裡他們都散發著英國人獨有的紳士風度。

而在巴黎,我大大話話的搬上搬落10幾次樓梯,完全沒有人出手幫忙……

巴黎,就是一個令人討厭的城市。

【遊記2010】利物浦‧Home Sweet Home
















每次利物浦(Liverpool)之行,都堅持要體會比旅遊多一點點。某程度上,筆者早已視利物浦為第二個家,「旅遊」二字似乎已運用得有點不妥當。

人生中總有一些特別的人與地,值得我們留戀、細味。驀然回首……十四年前,因為當地的一支球隊,愛上了這個城市,繼而開始透過旅遊書去了解它;隨著對它的了解,我更愛利物浦這一支球隊。觀乎兩者好像沒有什麼關係,只是筆者覺得自己喜歡的球員在當地生活,就要對他們生活的地方多一點認識。多無聊…^^

1/7晚由巴黎飛往利物浦。七月,炎炎夏日,巴黎32度陽光普照,大安旨意的短衫短褲+拖鞋向利物浦進發,禦寒衣物?寄倉去。踏下Liverpool John Lennon Airport停機坪,滂沱大雨,氣溫應該不足10度,寒風入骨,我還得要跑一段路去乘機場巴士。凍得不斷打冷震,若然那裡不是利物浦,我早已咀咒那個城市。奈何是自己的至愛,心裡不禁說一句:「凍得妙!」 女人,從來都是愛得盲目。

離開機場,乘巴士到酒店。與巴黎完全相反,在利物浦我沒有Guidebook旁身,回「家」帶Guidebook似乎太不像樣。加上,利物浦的街道簡單直接,相信要迷路比找正確的路難得多。廿分鐘車程,車窗外雨粉飛飛,車內的我淺嘗著一杯熱Latte,一生從沒有如此浪漫過,回「家」的感覺真好。只是第二次到利物浦,但那份熟識的感覺,卻切切實實地存在。每次到利物浦都彷彿是一個夢,夢裡不知身是客……更何況我早已不知廉恥地把自己看成是利物浦的一份子。

綿綿夜雨過後,清晨竟出現藍天白雲,Oh……Thanks God!去球場若落雨,多掃興。第一次到利物浦,參觀了利物浦球會博物館,還看了一場令我畢生難忘的英超。今次正值暑假,沒有球賽,但完成一個stadium tour,踏進Anfield球場,感覺倒是蠻滿足的。球會設施稱不上現代化,事實上還帶點落後,但卻因此散發著其歷史遺留下來的滄桑味道,叫人陶醉。早說過:女人,從來都是愛得盲目....利物浦定是什麼都好。

兩次到利物浦,都是意外地來去匆匆,談不上真正的體會。Anyway,一定會有第3次,一個人總不能離「家」太久。

再者,來去匆匆有來去匆匆的好…… 一瞬即逝的感覺更教人珍惜。


世間上哪有一樣東西比一瞬即逝更美?